最近迷上喝茶,並且和朋友學習如何品茶、選茶...跟著朋友接觸茶農,了解一些茶葉這市場的生態,朋友做的是茶葉的大盤,所以向茶農拿茶都是幾千斤、幾萬斤的進貨,因此我跟在朋友屁股後面買茶自然價格就便宜很多,而且還常可以喝到很不錯的好茶.......
品茶及選茶這門功課如果想深入瞭解,我覺得還蠻繁瑣及深奧的,但可以培養耐性,還可達到修身養性的品格呢!
泡茶三要件:水、茶具、浸泡時間~
準備好品茶的工具,這是一般比賽用的茶組↓
電子計時器↓
天秤↓
一般試茶都會以同樣的茶量、水溫及杯子,同一時間一起試泡,這樣才可比較出茶的不同與好壞,今天以3公克的量,浸泡六分鐘時間來試茶↓
今天的茶都是以手採為主↓
現在多數人都不想喝太青的茶,所以會將茶稍再烘焙,比熟茶再生一點,形成半生熟茶↓
四季比賽茶就比較屬於熟茶了↓
這是杉林溪的草坔仔茶,市面上賣1斤4千多,今天我準備來喝看看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↓
梨山茶↓
觀察茶葉揉捻成團的功力↓
茶枝多寡↓
再來就是杯子裡各放3公克的茶葉↓
將開水倒滿杯子↓
浸泡六分鐘後倒出(可依放不同茶葉量的多寡,增加或縮短時間),將茶葉放置杯子旁才知杯裡泡的為何種茶葉↓
一般試茶時,應該是用磁器的湯匙,這樣才可觀察到茶的顏色,因為家裡沒有只好暫時用鐵湯匙代替囉,然後舀到杯子試喝↓
哈哈!看不太清楚茶色↓
沒關係直接看杯子裡的顏色↓
在辦公室就不像在家裡可以準備那麼多的器具,所以茶包是最方便的,但有些茶包實在又苦有澀,但朋友這茶包不但清香而且品質也不錯↓
這是立體茶包,泡起來不會又黑又深的,從這茶色你就可能觀察出來↓
甚至撕開茶包,看看裡面的茶葉也都是一心二葉,所以品質上是不錯的↓
喝茶再配上茶梅更棒囉↓
朋友的茶梅是台東產的梅子,又大又Q,我吃到的這批是剛出爐沒幾天的產品,所以很新鮮↓
這是我在辦公室泡的茶,有空經過我身旁,歡迎進來喝杯茶吧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