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印象中的寺院都是清幽簡樸的,而且當你踏進寺院時彷彿有一種力量自然會讓你心情沈澱冷靜下來....
記得唸專科時的一位數學老師,常於上課前,利用五分鐘時間,讓我們闔眼靜坐,雖然只有短短五分鐘,但足以讓我們將下課時興奮的情緒收斂起來;也記得有一次老師帶我們到山上的寺廟住了一晚,我們在廟裡跟著比丘尼上早課、打掃、挑菜、上晚課,試著配合他們的生活步調,也讓我們這些小毛頭深深的體驗到出家人的清心寡欲,寺廟的莊嚴肅穆讓我們不敢踰矩,回到生活上自然也能安份些.......
雖久聞中台禪寺、惟覺老和尚的各項傳聞,但卻一點也燃不起我前往的欲望及衝動,這次是在一次路過的時候,提議進去看看傳說中金碧輝煌的中台禪寺,假日連停個車都一位難求,真的有那麼大的魅力嗎?
一進到裡面也不知辦什麼園遊會人山人海,當下懷疑這是人家常說的佛門禁地?↓
每個攤位都有義賣,還有供養捐獻箱,難怪寺裡的建築一棟蓋的比一棟金光閃閃↓
我覺得這裡已變成觀光聖地,而非佛門聖地了,每個比丘尼也忙碌的穿梭其中,解說、導覽.....好不搭調,也許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,但畢竟和我印象中修行的比丘尼落差甚遠,因此我僅能以欣賞的角度來看待中台禪寺,而這些建築雖曾榮獲建築獎,可是也改變不了我對寺廟、出家人應存有的樸實及堅持這觀點,唯一能讓我注意的是這些佛像的神情,我一尊尊的專注的凝視,每尊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,不彷你也可以試試......
大殿前的護法神象↓
彌勒尊佛↓
四大天王↓
韋馱菩薩↓
大雄寶殿~佛祖法像↓
迦葉尊者↓
阿難尊者↓
伽達摩祖師↓
伽藍菩薩~關聖帝君↓
十八羅漢↓
中台禪寺雖闡述佛法藝術化、佛法生活化、佛法教育化、佛法科學化、佛法學術化.....林林總總,不過是在讚頌美化本身,不管這種方式是否更能宏揚佛法?佛教之一切實踐修行,其目的不在為自己求福得果,而在於為眾生而做。只有這種修行才是佛教之真正修行──廣大、慈悲、無私之行。而不是表象、權勢之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