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3年4月受奧地利維也納市政府資訊中心之邀,前往歐洲國家拜訪,為期十三天,拜訪國家有奧地利、瑞士、德國、比利時、荷蘭,3月27日由台北飛往曼谷,在曼谷待一晚,轉機至瑞士的蘇黎世(約16小時)。
3月28日瑞士蘇黎世→3月29日奧地利因斯布魯克→3月30日洛桑→3月31日、4月1日維也納。
在泰國待一天轉機↓
與維也納市政府資訊中心人員合影↓
致贈山水國畫↓
維也納CDC公司↓
3月29日
典型的瑞士鄉村風光↓
阿爾卑斯山雪景↓
準備上鐵力士山,先感受一下第一次摸到雪的感覺↓
鐵力士山是瑞士最著名的阿爾卑斯山峰之一。這座海拔3,238公尺高的山峰,地處瑞士中心地帶,乘坐世界首創的360度旋轉纜車,分三階段上山(一階比一階高)↓
生平第一次見到雪,就看到如此氣勢磅礡的鐵力士山↓
二位準備去滑雪的外國小朋友↓
瑞士多山、多湖、多溪流,水向東流形成了多惱河,向西流形成了萊茵河。
萊茵河畔,流經法國、德國、荷蘭及比利時等國流入北海↓
維也納多惱河橋與地下鐵共構情形↓
琉森沈睡的獅子~紀念法國大革命保護法皇路易16王室而戰死的瑞士傭兵↓
3月30日
琉森Reuss河的卡貝爾橋,古老的木橋,屋頂繪有死神的圖像↓
為何我有這種表情呢?因為此時的我懷孕三個月正害喜中,往新天鵝堡的路程有些遙遠,我禁不起如此的顛簸,再加上已下午二點多了還未趕到用餐的地方,害喜時空腹是很不舒服的,好不容易到了餐廳,但我已天旋地轉了,因為室內放著暖氣,菜味、古龍水、香水味全混在一起,我根本無法待在室內,於是坐在室外的階梯上等餐送齊了再衝進去吃.....
阿爾卑斯山區有許多散佈於岩石間翠綠或灰綠的湖泊↓
往新天鵝堡的途中↓
乘坐馬車往新天鵝堡,一個人約8馬克↓
童話中王子與公主的城堡~新天鵝堡↓
路德維二世在十九歲就繼承了王位,他高大的身材及俊俏的面孔,在當時歐洲王室中,大概沒有人能跟他比,可惜他不愛美人,只愛蓋城堡。
二十四歲時,他開始在半山腰築他的夢幻城堡,最後散盡皇室家產,還向國庫借貸,最後他被逮捕軟禁,四十一歲時,被發現溺死於湖中,未能看到新天鵝堡修建完成。
3月31日
茵斯布魯克黃金屋頂,是由2657枚鍍金銅瓦覆蓋,後期哥德式作品↓
薩爾斯堡~莫札特的出生地,旁邊賣很多莫札特紀念巧克力,每年暑假七八月都會舉行薩爾斯堡音樂季↓
矗立在瑪利亞特蕾莎街的聖安娜紀念柱,紀念1703年西班牙繼承戰爭,擊退德軍建造的,紀念柱上的聖安娜像面向德國方向,舉手制止敵人的入侵,下面還有提洛爾守護神的雕像↓
4月1日
維也納市政廳↓
舒伯特於奧地利維也納森林寫下菩提樹↓
維也納森林古堡↓
維也納森林↓
貝爾維帝宮前雕像(現已改為美術館)
貝爾維帝宮後花園↓
維也納熊布朗宮↓~1996年收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, 巴洛克式建築名師「艾拉哈」所精心設計。它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避暑別墅,建於西元1696年,到1750年才全部完工。後來宮殿也曾經過女皇瑪利亞.德瑞莎加以全面改建,與法國凡爾賽宮並列為豪華的大宮殿。長方形的巴洛克式建築,裝潢非常華麗,是號稱『百萬宮室』的建築群,共擁有一千四百個房間,現在開放45個房間供遊客參觀。
維也納公園寒冬植栽的保護
維也納公園邊的海報廣告塔↓
瑞士座落歐洲中部,屬內陸國家,東與義大利、奧地利相鄰,北方與德國、法國相鄰,人口超過640萬,其中有100萬是外國人。
瑞士也是歐洲語言最複雜的國家,有四種語言:瑞士中部和東部說德語、西部說法語、南部說義大利語、東南部大約有1%說羅曼語。
瑞士主要城市:蘇黎士(是世界財經靈魂中樞之一)、琉森(建築界的寶藏).....
奧地利是歐洲的心臟地帶,與德國、捷克、匈牙利、南斯拉夫、瑞士、義大利接壤。
奧地利的國語是德語,但與德國本土所用的略有差異。
奧地利主要城市:茵斯布魯克(是通往各滑雪區的重要門戶)、維也納(音樂之都)、薩爾斯堡:( 莫札特的故鄉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情點唱機:
藍色多惱河:http://www.noblemusic.com.tw/pro_music/099CD-029-1.mp3